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

為促進本公司永續經營發展,強化公司治理,健全風險管理作業,可成董事會於113年11月6日通過訂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本公司風險管理程序主要包含風險辨識與分析、風險評量、風險回應、監督與審查機制,由各單位盤點與其業務相關之風險項目,根據重大性原則及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進行風險鑑別及分析,並評估各項風險對本公司影響程度,據以擬定各項風險管理措施及因應對策。

 

本公司之風險管理涵蓋環境(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職業安全衛生、能源等議題)、社會及人權、治理(法遵、反貪腐及舞弊、資訊安全)、財務及其他相關危害之各項營運風險,由審計委員會負責督導,永續發展室每年至少一次向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其運作情形。

 

詳情請參閱本公司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

 

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與職責

風險管理層級 職責
第一級 各項風險所屬之負責單位,於日常管理作業中依據風險管理程序進行管理
第二級 稽核單位,定期稽核並檢討風險管理之落實情形
第三級 董事長轄下設置永續發展室,統籌風險管理並將執行情形提報董事會

 

風險管理運作情形

本公司積極落實風險管理,永續發展室每年至少一次向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當年度運作情形;最近一次報告日期為113年11月6日,主要內容如下:

 

一、 重大關注議題之風險辨識、分析及評量

步驟 內容
1. 鑑別利害關係人及重大風險議題
辨識利害關係人:根據「依賴性、責任、影響力、多元觀點、張力」原則,定義8類利害關係人
辨識永續議題:以GRI Standards為主要依據,參照TCFD、CDP、SASB、RBA等架構/準則,辨識可成科技對經濟、環境、社會各層面所造成衝擊之相關議題,以及較為利害關係人關注之各項議題
2. 鑑別衝擊程度
每年對利害關係人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利害關係人對上述各議題之關注程度,擬定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回應之方式及策略
113年度共計回收168份有效問卷
3. 評估衝擊之顯著性
根據永續願景、國際法規以及時事趨勢等構面,分析評估各項ESG議題對公司營運之影響程度
4. 揭露與報導
根據利害關係人之關注程度,以及對公司營運衝擊程度之總分加以排序,篩選當期共9項重大性議題,對應GRI Standards之考量基礎,揭露於可成科技永續報告書,並透過官網、永續報告書對各利害關係人回應及溝通

 

▼ 重大風險議題之鑑別結果

重大風險議題之鑑別結果

 

二、 風險管理運作情形

風險類別 辨識、分析及評量結果(重大議題/風險) 管理機制、程序及辦法 因應對策/落實風險減緩之執行情況
氣候與環境風險 氣候變遷 氣候風險與機會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架構,評估實體風險、轉型風險與機會風險,以整合至營運作業流中,進行減緩與調適策略與推動計畫(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88-93頁)
2024年:依據TCFD架構進行管理
職安衛生

災害(火災)

職業安全衛生

廢棄物管理

循環經濟

ISO 1400環境管理系統
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
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第三方驗證
依據當地政府環境與職安衛生相關法規進行利害相關者分析,確認法規符合性,並採取適當持續之優化措施,以優於法令規範要求(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72、86頁)
2024年: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續證;完成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第三方驗證
能源 能源管理
節能目標/執行計畫
訂定每年節電1%計畫
2024年7月於永科廠設置1121.76kw再生能源設備
社會與人權風險 人權相關議題 人才延攬/留才

人權/勞工權益

(減少人權侵害)

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
依據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執行年度人權盡職調查,鑑別評估相關風險、推動風險減緩措施、持續改善相關流程、辦理教育訓練(詳細情況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57、59頁)
2024年:完成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第三方驗證
法遵風險 貪腐及舞弊 誠信經營

反貪腐

誠信經營政策
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依據經董事會通過之【誠信經營政策】予以管理
落實【誠信經營政策】:

1.董事、總經理、高階管理層簽署誠信經營承諾書;集團員工簽署誠信廉潔承諾書

2.新人到職訓練納入道德規範內容

3.對全體員工(本/陸/外籍)辦理年度誠信經營教育訓練及測驗

4.公司內外部網站、新人手冊、實體公佈欄明定檢舉制度、揭露申訴/檢舉管道

2023:未有直接/間接現金或實物之政治捐獻紀錄;未涉及任何反競爭、反托拉斯以及壟斷行為之法律訴訟;未有因貪腐、會計詐騙等違法行為遭致處罰/罰款/制裁(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40頁)
2024年:誠信經營內部稽查結果並無異常發生
資安風險 資訊安全 資訊安全/隱私保護

(重要資訊設備損壞,或遭受重大資安攻擊導致系統無法運作)

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導入必要資安防護及監控管理措施,提升資安防護能力,保護並防止客戶及公司資料外洩
取得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第三方認證(證書效期2025/10/18)
辦理資安宣導、訓練及測驗,全面提升員工資安認知(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36頁)
2024前三季:無資安外洩情事發生
財務風險 財務 市場風險(匯率/利率/價格)、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
內部財務風險管理政策
根據風險程度與廣度分析相關內部曝險,提出風險報告,據以監督、管理集團各項財務風險(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報第73、146-151頁)
2024年:依據內部財務風險管理政策予以管理
市場風險 市場需求變化 降低受單一產業波動或客戶變動之影響
內部業務會議
2023年:積極開發非消費性電子產業(如車用及醫療)客戶,降低業務過度集中單一產業之影響;強化與客戶/組裝廠溝通,優化供貨策略(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46-47頁)
2024年:定期於每週內部業務會議討論
供應鏈風險 原物料、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
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
採購條款、條件(詳情請參閱《供應商採購條款與條件》附件二:供應商行為準則)
依據供應商管理政策、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規範、可成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供應商限用有害物質管理規範,以及無衝突礦產宣告予以管理(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48頁)
每年進行供應商進行評鑑。供應商行為明確違反相關規範遭主管機關處罰,或經查對社會、環境有顯著負面影響,須配合本公司要求改善,情節重大者可成科技有權終止合約並取消訂單(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48頁)
2024年前三季:未有供應商明確違反相關規範導致終止合約並取消訂單之情事
採購集中單一廠商,無替代方案
產銷會議
持續關注供應鏈斷料或缺料情況,積極評估主要原材料或重要零組件供需狀況,維持二家以上供應商,以降低供料短缺風險(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48頁)
2024年前三季:未發生缺料相關情事
技術風險 智慧財產權管理 智慧財產權

(產品開發過程有智財相關問題,或智財侵權風險)

智慧財產管理作業辦法
依據智慧財產管理作業辦法予以管理
開發新產品時與合作夥伴或客戶明訂智慧財產權侵權風險分攤義務、委請專利事務所進行專利地圖建立與鑑別為常規之避險手段、策略性取得其他專利實體之必要授權、設立獎勵方案鼓勵專利申請以即時取得公司內外部智慧財產權 (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32頁)
2024年前三季:未有專利訴訟與侵權案件之情事
品質風險 品質風險 產品含有害物質
環境管制物質管理程序
依據IECQ QC080000有害物質管理系統之要求,制訂環境管制物質管理程序,建置廠內有害物質檢測能力,搭配資訊化之材料限用有害物質訊息一覽表,完整審查出貨產品相關材料,避免流出有害物質超標之產品(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35頁)
2024年前三季:未有違反有害物質管制事件
產品品質風險
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
ISO 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
取得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IATF 16949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認證、ISO 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之第三方驗證,強化各項品質管理教育訓練,提升品質管理之落實度(詳情請參閱可成科技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33頁)
建置資訊追溯系統,掌握產品生產履歷,有效管制風險物料,大幅降低不良品出貨
2024年前三季:未有重大客訴事件

 

資訊安全風險管理架構

本公司成立資訊安全推動小組,成員包含召集人、管理代表、執行秘書、資訊安全管理小組、資料保護小組、緊急處理小組(任務型)以及稽核小組,擬訂各項資訊安全發展方向及策略,推動及辦理資訊安全管理之各項工作,以確保資訊安全管理制度持續穩健運作。

 

資訊安全推動小組:本公司資訊安全之決策管理組織,綜理資訊安全之推動。
管理代表:統籌資訊安全相關議題之制度規劃、資源協調以及專案推行。
執行秘書:協助管理代表及召集人執行資訊安全管理業務。
資訊安全管理小組:負責本公司資訊系統資訊安全管理制度之規劃、建立、實施、維護、審查以及持續改善;向資訊安全推動小組提報資訊安全相關議題,協調確立稽核時程,監督稽核執行以及預防矯正改善等措施。
資料保護小組:負責公司資料及個資保護管理制度之推動。
緊急處理小組:任務編組;監測追蹤重大資訊安全事件發展,維護、更新並執行各項災害復原程序。
稽核小組:訂定資訊安全相關之稽核計畫、執行相關稽核作業、追蹤不符稽核準則事項之預防矯正措施。

 

組織圖

 

資訊安全政策

可成致力於資訊安全管理,保護公司產品與服務,避免有未經授權之存取、修改、使用與揭露,以及天然災害所引起之損失,並適時提供完整與可用資訊,確保公司重要資訊財產之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同時符合相關法規要求,俾獲得客戶信賴,履行對股東承諾,保證公司重要業務之持續運作。

「全員參與、提升資安意識」:透過全員認知,達成資訊安全人人有責之共識。
「積極預防、落實資安管理」:建置各項資安技術,導入資訊安全管理制度,秉持Plan-Do-Check-Act (PDCA)原則持續改進。
「客戶信賴、確保永續經營」:提供安全及受客戶信賴之生產環境,確保公司業務永續營運。

 

資訊安全管理方案

為展現貫徹資訊安全管理決心,確保所有資訊與資訊系統獲得適當保護,本公司依據ISO/IEC 27001:2022標準建立、記載、實施以及維護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並持續改進系統之有效性。

 

目標:
對本公司所儲存或傳遞之資訊採取適當保護及防範措施。
降低發生毀損、失竊、洩漏、竄改、濫用以及侵權等資通安全事件之衝擊。
持續提升各資訊服務系統所有作業之機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

 

資訊安全管理措施

本公司依據ISO/IEC 27001:2022標準,採用Plan-Do-Check-Act (PDCA)循環運作模式,建立與施行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並維繫其有效運作與持續改進。

建立資訊安全管理組織,負責推動、協調及督導資訊安全管理事項。
每年執行一次管理審查以確保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運作之適切、充足與有效性;審查範圍包含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之改進方案與需求變更評估。
建立資訊安全指標,評估資訊安全績效與資訊安全管理制度之有效性。
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評估或稽核作業,檢討控管目標、措施與程序是否合法合規,或符合相關資安需求,並依規畫有效執行與維持,以持續提升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之有效性。
 

資訊安全管理成果

完善資安管理制度 強化資安防護演練 提升員工資安素養
本公司取得ISO/IEC 27001:2022外部轉版認證之推薦(效期為111.10.18至114.10.18)。本公司及海外子公司依據ISO/IEC 27001:2022標準,採用Plan-Do-Check-Act (PDCA)循環運作模式,建立與實施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維持ISO/IEC 27001認證之有效性並持續改進
113年度累計召開12場次資訊安全管理會議
依據現行作業流程並考量資訊安全管理體系之運行,113年度合計共修訂57份文件
強化資料保護之各項管理面及技術面作為
113年度導入個資保護專案,以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之法規遵循要求
實施供應商資安查核,降低風險
113年度共計完成10次關鍵資訊系統營運演練,強化營運應變能力
113年度共計完成2次資訊安全事件通報演練,強化資安事件應變能力
定期執行系統弱點掃描及風險評鑑共6次;113年度針對高風險項目改善完成率達100%
113年度執行外部網站滲透測試,降低漏洞風險,提升網站安全及防護能力
依據風險並參考時事,製作30篇資訊安全宣導文件,持續傳遞資訊安全重要規定及相關事項。113年度向公司同仁發出累計逾6萬人次資安宣導
100%資安通識課程完訓率。本公司所有員工,總計逾2,500名人員,均已完成年度資訊安全及資料保護教育訓練
113年度辦理共計4次社交工程演練,年平均點擊率<0.6%
Addr /710 台南市永康區仁愛街398號     Tel / 886-6-2539000   Fax / 886-6-2537500
2012 © CATCHER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LEGAL POLICY / DESIGNED BY WDD